从《功夫》看周星驰的草根与市井情怀

星迷号 2020-05-12 16:46:13
0

在2004年,周星驰接受专访,被问及为什么他的电影总是讲述小人物的喜怒哀乐时,他说:“这大概是因为我从小生长的环境就充满了小人物的悲喜。比如电影中的‘猪笼城寨’就是我过去生活的写照,我小时候住的地方有着鸽子笼一样拥挤的阁楼,那里面也挤满了人,好像都贴在一起了。很自然地,你会觉得你能够认识每个人,可以了解邻里之间发生的每件事。但是实际上,很多隐藏在平常邻里关系之下的事情你根本不会知道。比如说,有一天,我突然发现一个邻居竟然是个武功高手,他住在那里有好多年,我一直都叫他做‘老叔’;就算在最奇怪的梦境里,我也绝不会梦到他是一个武功高手。”草根是周星驰永远不变的主题之一,他不仅在电影中注入草根情怀,而且把这种情怀进行浪漫性的刻画。他说“我本身是来自草根,在很典型的草根阶层中长大。所以我对平民天生有亲近感。”

在《功夫》里,周星驰的草根情怀更是宣泄而出。从电影的场景设置讲,就是周星驰草根情怀的集中表现。《功夫》借鉴了香港老电影《七十二家房客》,灵感来自与周星驰儿时的居住环境,正因为对这样的生活居住环境熟悉,周星驰才刻画了一个市井中的世外桃源,猪笼城寨中各色职业、居民、机构等等充满了小人物的各安天命怡然自得的市井气息。小小的猪笼城寨中,有管理者包租公包租婆、公共的水龙头、浴室、饭店“粥面油器”、馒头店“永昌南方第一馒头”、“隆泰号粮油百米”、“爆王蛇”、服装店“大观洋服”、凉茶店“百草堂凉茶”、面食店“奇华家饼”、养鱼的“金鱼陈”、牙科医生“脱牙无痛所”、打铁的“老大房铁”、弹棉花的“棉胎”,此外还有洋行、砍柴的、做凉席的、理发店的、招租的、买表的“昌英表”、耕田的等,可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猪笼城寨的所有居民都在此劳作生息,猪笼城寨里,充满了活色生香的各色人物,熙熙攘攘劳碌繁忙的普通老百姓,无论是场景布局还是人物的动作行为,都充满了市井气息,似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独一无二。

周星驰之所以能把草根描绘地如此栩栩如生,是因为他对草根有着细致的观察和切身的体会。据吴君如说“我记得在TVB时有一次和周星驰拍电视剧,我们俩蹲在街市,看着人来人往忙忙碌碌,我们很喜欢看街上的人走路、说话,大家都觉得很有趣。那时候和周星驰演得最多就是这样的草根,因为我们都不是帅哥美女,难道他演刘德华,我演李嘉欣?他出身单亲家庭,我家庭就完满一些。我的思维很简单,他想得多想得深,所以成就也高。”可见,周星驰的草根情怀,除了他本人儿时的生活环境之外,还有他对草根们的细致入微的观察与思考。

但是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仅仅将草根不加以加工呈现出来,就是悲剧了。周星驰的草根,并不是随便地描述“屌丝”们的生活。草根不加以加工就是村土或者混乱之感,加以过度加工就是镶金牙的土豪感。但是周星驰对草根的加工,充满了热爱与浪漫。小小的猪笼城寨,被他描绘地各得其所,俨然一个市井中的世外桃源。

从《功夫》看周星驰的草根与市井情怀

而从电影的角色上讲,《功夫》更是周星驰对草根的一次宏大的歌颂。《功夫》中的英雄们,三大高手却一个是被包租婆讨要租金不敢吭声的苦力强、一个是娘娘腔的裁缝、一个是略有油滑的油炸鬼,都是有着平凡人的特点和各种缺点的老百姓;而包租公包租婆更是一个天天满头发卷穿着白色睡衣到处凶神恶煞般讨要租金,一个是戴着发卡,天天被老婆欺负不敢还手;而阿星面对的敌人“终极杀人王”火云邪神则是秃顶戴着眼镜穿着拖鞋坐在马桶上看报纸的老伯,而我们最终的大boss阿星更是从电影开头就被人打和欺负,流落街头。《功夫》中的英雄们,全都是和平常人没什么区别,他们虽然身怀绝技,但是还是有普通人的脾气、毛病和情趣,为生活所累,却也怡然自得。周星驰在《破坏之王》中,说“人人有功练”,在《少林足球》中,足球高手都是毫不起眼为生活所迫的社会底层,而到最后,人人都会武功。他的立场,并不是绝世高手扮成草根小人物隐于市井,而是市井中的每一个普通人,甚至看起来不起眼的人,都是高手。“人人有功练”是周星驰草根精神的一个体现。

周星驰电影,尤其是主角,有不少直接没有自己的姓名的。在《少林足球》中,主角只是拿他自己的绝技大力金刚腿来把自己和别人区别开来;《功夫》中从头至尾都没有出现主角的名字,他甚至没有被别人唤过名字,而阿星也是在片尾字幕打出来,估计也算是给观众一个交代,包括之中出现的心仪女孩也是没有名字;而《长江七号》中小迪的父亲周铁是实在再普通不过的内地民工的名字了。周星驰这样的设定,是因为他描述的是非典型的典型小人物,这种小人物有普通人的种种特点,有各种毛病,但是无一例外的是我们可以从他身上看到我们自己的影子。但是这个小人物又不同于一般的普通人,他总是怀抱自己的坚持和理想,因此总是和世俗格格不入,在落魄、滑稽的外表下,埋藏着一颗善良、悲悯的心,但是他们在别人看来就是“神经病”。正是他这种非典型的典型小人物,一方面是我们看到了他身上自己的影子,产生了代入感,同时这种格格不入制造笑料,同时也影射了我们与周围环境的矛盾。主角可以坚持他自己的梦想和理想,可是我们往往就泯然众人矣。但是周星驰的善良之处在于,即便这种非典型的典型小人物再落魄,再被众人瞧不起,再与环境格格不入,他总是给他以辉煌浪漫的结局,实现他的理想。我们在残酷的环境中,或许早就忘记了我们的坚持,或许我们的坚持和理想被社会的大浪潮卷走埋没,我们仍然可以在周星驰的电影里,找到fantasy。

周星驰的草根,并不单纯是对草根的描述,他的电影,充满了对草根的人文关怀。他的电影,有草根情怀,但是他很少去拿草根情怀做文章,反而是自然而然融入进去。而到后期,周星驰不仅仅描述草根,更把自己的悲悯情怀寄寓进去。他用草根,表达更多的是坚持的主题,不仅在坚持中实现梦想,更在坚持中找到自我,进行自我救赎,更表达了他对世界,对草根的悲悯。他固执地让草根的坚持在时代的洪流下能够成功下来,就像《功夫》里阿星在夹缝中求生存,被各个势力所欺压,努力地挣扎,他怀疑自己的信念,却最终找到自己儿时的坚持和理想,实现了梦想,维护了世界和平,不仅实现了梦想,还认识了自己,领悟了武学大爱的精要,而最后最宝贵的,是阿星宽恕了火云邪神,说明周星驰的境界已经不局限与让草根圆梦,而是把胸怀放到无限大,大到可以包容一切。

周星驰对草根的描绘,和许冠文不同,许冠文是站在精英的立场上冷艳旁观这个世界,用抽离的态度解剖草根的悲剧,来讽刺社会的不公和荒诞。而周星驰则不同,由于他本人就出身草根,他是站在草根的立场上,和草根感同身受,和草根阶层同呼吸共命运。他把主角置于一个让他格格不入的环境中,境遇是为了衬托主角对梦想与善良的坚持。周星驰的世界虽然有恶,但是他却坚持把基调定为善。在他的电影里,即便是反面角色,都是有善良的一面,或者作恶也是本性为善,只因受过伤害才一时作恶。他并没有去尖锐而犀利地进行讽刺,而是用一种热爱和悲悯的态度去描写草根,让我们和他们一同哭、一起笑,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代入我们自身的生活情感,来表达对草根悲悯和人文关怀。

周星驰的草根情结,来源于他对世事的敏感。2004年高校巡回演讲,在汕头大学,有个学生问他说“我曾经在网上看到您的一句话就是说‘对生活的感动,恰恰需要格外的敏感才行。’依照我对您在影片中所扮演的一些角色的解读,我想请问您是不是对生活中的小人物特别敏感?他们的哪些地方使您感动呢?”周星驰回答:“对小人物特别敏感,因为我自己也是小人物,所以这方面是特别敏感。比较熟悉,所以就有比较强一点的感觉。”而在他被问起是否会饰演上层社会大人物,他说“我当然想做大人物,做上层社会啦!我绝对想做上层社会啦。但我怕我做大人物没什么说服力,大家看得不高兴,做得又不像。正如刚才我所说的,我以前没做过的或比较少去尝试的,希望以后多点机会去试试。”

很难想象,家住香港富豪区普乐道的周星驰,手握不少全球每平米最贵的住宅区房屋,被尊为华语界独一无二喜剧之王的周星驰,仍然认为自己只是个小人物,仍然每天骑自行车穿梭于人群中,执念于拍小人物,在剧中演卑微的小人物,为小人物而哭、而笑,用最宏大的方式,去表现他的草根情怀,实在令人感叹。

周星驰粉丝网星迷号微信公众号

大家可以通过周星驰粉丝网微信公众号“星迷号”底部菜单浏览网站内容,观看周星驰电影在线直播!

感谢大家的关注和支持!

发表评论

0/2000字
发布
评论区

微信公众号

站长二维码

合作伙伴

Copyright © 2010-2019

粤公网安备 44010502000715号

粤ICP备17027675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