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真正的喜剧大师都有一颗悲天悯人的心。周星驰在早期的电影就是不是透露出他这方面的情怀,而在《功夫》以及后期电影,这种情怀越来越重。
在《功夫》里,少年阿星胸怀大志,乞丐对他说“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警恶惩奸,维护世界和平的任务就交给你了好吗?”他用力点点头。他为了“警恶惩奸,维护世界和平”去救棒棒糖女孩,结果被人欺负留下毕生阴影。而他成为小混混后,令他回头的也是包租婆的那一句“自古正邪不两立,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阿星为了这个理想给了火云邪神当头一棒差点使他丧命。而除了主角阿星,《功夫》里的很多人物,都有这样的精神,无论是猪笼城寨三大高手,还是包租公包租婆,平日为了柴米油盐艰难度日,会凶神恶煞般讨房租,可是在关键时刻会毫不犹豫地站出来维护正义。
事实上“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不是在《功夫》中第一次出现,在周星驰《大话西游之仙履奇缘》里,唐僧说“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当你明白了舍生取义,你自然会回来和我唱这首歌的”;在《回魂夜》中,周星驰不止一次说过这句话,“替天行道是我的责任,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在金庸大侠90岁生日的时候,周星驰送给金庸大侠的祝福词就是“惩恶扬善,维护世界和平”。而有次周星驰过生日,张柏芝与周星驰通话,问起周星驰的生日愿望,周星驰说“维护世界和平”……
其实周星驰从小就有这样的梦想,据他小时候的铁党,也就是后来在他电影里频频出现的“如花”李健仁透露,周星驰小时候太迷李小龙,所以被同学们取外号叫“小龙”。他最喜欢锄强扶弱,邻班来欺负他们,他就怂恿周星驰,三下五除二就解决了,从此邻班再也不敢来他们班捣乱。而据梁朝伟说,“当年周星驰一个妹妹被外边的死飞仔欺负,梁朝伟听闻了以后跑到周星驰家里告诉他,周星驰当然生气自己的妹妹被欺负,带着铁棍就冲了出去,梁朝伟却两手空空,路途上越想越怕,他们到了那约定的地点,等到夕阳下山,对方还没出现,梁朝伟才松了一口气。其实周星驰的妹妹是运动员,说不好比他们两人都壮,只是哥哥一定要帮妹妹,朋友一定要帮朋友,才义气当头。”可见他小时候就喜欢打抱不平锄强扶弱。
而随着他慢慢长大,年轻气盛逐渐消解,善良和悲悯的情怀逐渐显露了出来。而且他就把这种气质和感怀放到了电影里。在早期杂志报道上有这样一段《周星驰——慈悲心肠有谁知》,我个人认为是周星驰电影《破坏之王》中街头被警察盘问一段的素材:
“早前星仔在半夜收工驱车回家时,遇上了一个流浪汉,星仔说:“我还记得那天晚上下着雨、天气很冷,当我驶过我惯常经过的天桥底时,我看到前面有一条背影在走着,看清楚,原来是一名流浪汉,他披着身破布,踽踽独行在微寒的夜里,我心里突然涌起一股暖意,停了车,快步追上前去,将一些钱塞到他手中,不料他竟执意不要,只抬头望了我一眼,然后背着我抽泣起来,他哭得十分凄酸,我见他哭,自己也不仅登时鼻子一酸,即快步再追上去把钱交给他,岂料越追他越走。”这个故事,人们可以自行想象当时的画面,一个雨夜、微寒、在街灯的影照下,星仔追着一个哭泣的流浪汉,抢着要把手中的钱交给他,这一个本来感人的故事,一想到主角之一是星仔就多了几分喜剧感。然而不能忽视的是星仔的那颗热心。星仔说:“当时我没想什么,只记得他那个眼神,那抽泣声是如何凄酸,究竟他以前有怎么样的一个故事呢?为什么我给他钱,他又会哭呢?”事后,星仔还有再去找那流浪汉的冲动。他再三叮嘱我,不要将他描写得太热心肠,他只是觉得:这个故事特别,才告诉我。”
而在莫文蔚的回忆中,她也说这样的一段经历:
“聚会结束的时候,朋友委托周星驰送我,于是,我就有了与他独处的机会。当时,车外飘着冰冷的冬雨。车到中环的时候,周星驰忽然停了车,开门下去,径直走到人行道上一个席地而卧的乞丐身边,蹲在那儿,一言不发地看他。然后,掏空了自己所有的口袋,把一大把钞票塞进了乞丐的怀里。他跑回来,开车就跑。车行了好远,吧嗒一声,我看见有一颗泪珠落到了方向盘上。他到底在干什么?我疑惑地看着他。“是不是觉得我很奇怪?”这是他那晚的第一句话。“你认识他?”我问。他摇摇头道:“如果不是我咬着牙挺到今天的话,也许躺在地上的那个人是我。”后来他讲了很多他小时侯苦难的生活。他的语气很沉重:“可以再陪我喝点红酒吗?我最怕冬天的雨夜一个人过。”只是一瞬间,他走下了那个让我无法企及的神坛,像是一个脆弱无助的孩子。我无法拒绝,心甘情愿地陪他走上了回家的路。
对于这点,周星驰简直是像孩童一样固执的很,他不管别人的看法,依然声势浩大地用电影拍出他的理想、对善良的坚持和对世界的悲悯,在我们看来幼稚的坚持,他却盛大地歌颂。他在《食神》中说“只要用心,人人都是食神”,在《喜剧之王》里,在自己落魄的境地里,仍然会故意偷偷扔到地上一百元给被打劫的阿婆。在《功夫》中他“维护世界和平”,而在《西游降魔篇》中他更是设置玄奘一人去承担众生的痛苦,把自己对世间的悲悯情怀给了玄奘:“有过痛苦,才知道众生真正的痛苦;有过执着,才能放下执着;有过牵挂,了无牵挂。”
有人说,真正的喜剧大师都是悲剧大师,他们的笑,是一种对人生苦难的,悲天悯人的笑,他们用喜剧的形式,来拍摄严肃的正剧和悲剧。他们电影总是塑造和周围环境格格不入的人,这些人固执的坚持这自己内心的善良和理想。这种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的坚持、对小人物的关怀和对世间的悲悯,才充满着高贵悲壮和凄美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