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夫》的幽默——无厘头的截拳道

星迷号 2019-05-14 16:17:38
0

2004年12月,《功夫》在内地上映。之前,《功夫》曾经在东京电影节和多伦多电影节都有展映,并在不久之后在包括美国在内的全球上映。然而放映的反响却反差很大。在IMDB上,《功夫》达到了7.8分,在华语电影中出于非常高的位置,而在烂番茄上,《功夫》的媒体评价达到了90%的新鲜度,观众评分也达到了89%的新鲜度,其中观众评分为烂番茄上华语片最高分。不少外国人评价“笑到流泪”、“笑到血管快爆了”、“笑的我想擦泪但是怕漏掉情节”……同事,香港也有报道,说香港人看《功夫》开始几乎达到两分钟一场大笑。与此同时,国内的评价却是截然相反。在豆瓣上,《功夫》2013年是7.2分,之前更低,到今年才上升到7.5分,而时光网上,《功夫》的评分仍然是7.1分。我们今天仍然可以在各大论坛网站上,找到当年观众对《功夫》失望的评价,认为“剧情平淡”、“对白太少不出彩”、“特技压过了搞笑”、“胡闹”、“周星驰一年不如一年”……

可是我们今天回头再看,这样的评价真的中肯么?

2004年的时候,人们对《功夫》的失望,大多是因为“不无厘头了”、“我还想要那个屎尿屁的星仔”、“紫霞仙子还在等着你呢”……不得不说,由于周星驰之前的电影如《唐伯虎点秋香》、《大话西游》影响力太大,人们还是抱着看周星驰以前“无厘头”的心态去看《功夫》,希望从中找到可以让他们津津乐道的无厘头台词。而国外观众尤其是美国观众,由于看到周星驰之前作品的并不多,他们很多是电影迷,或者功夫迷。相对于国内观众来说,他们看周星驰的作品,是一张白纸,没有事先的任何期待,反而更能感受到《功夫》的魅力。

投资方哥伦比亚给《功夫》投资1亿港币,在当时是非常巨大的投资,仅仅靠内地和港台票房是不可能收回投资的。从一开始,《功夫》面对的观众就是全球性的。为了让国外观众能看懂,《功夫》减少了很多的对白。其实周星驰不是在《功夫》才意识到这一点,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他就意识到要让不同语言和文化的观众都能够看懂和喜爱他的电影,就应该用对白之外的方式拍摄电影,而且他在电影中也刻意使用对白以外的手法拍摄喜剧。卓别林的默片之所以受全球欢迎,是因为默片是没有语言障碍的。

但是,《功夫》是否搞笑?我想,今天我们找到了答案。《功夫》中露屁股的酱爆、彪悍的包租婆、奇葩的哨牙珍都成为了经典形象,而“包租婆,怎么没水了”,“难道我学过如来神掌还要告诉你吗”,“一支穿云箭,千军万马来相见”成为了耳熟能详的经典台词。究其原因,是因为《功夫》没有用单纯的语言对白来搞笑,《功夫》的搞笑,动用了一切可以动用的手段和方法,是喜剧的截拳道。

《功夫》让大家记住了很多的配角,其中一个就是奇葩的露屁股酱爆。在大家都排着很长的队伍打水的时候,他一个人在水龙头下旁若无人地刷牙洗头傻傻分不清,而停水之后,先是对他一个近距离俯拍镜头叫包租婆,然后镜头切换到酱爆的背面,露出他在外面的半个屁股,这时候他表情严肃地问包租婆“怎么会突然没水了?”人物的造型、动作、镜头切换,再加上一句话,整个幽默感就爆发出来了,直到今天我们还会记得他露在外面的半截屁股。

包租公与包租婆经常打架,包租公以喜感的方式被扔到楼下之后,掉下来一个东西正砸中包租公的脑袋,这个东西竟然是一盆白花!

在斧头帮以黑云压城的气势进入猪笼城寨的时候,包租婆叼着烟,非常拽地对城寨居民喊“你们这么多事干什么啊?下雨了,快回家收衣服啦!”其实这句话也是说给斧头帮听的。然而斧头帮二当家叫了一声“肥婆”的时候,包租婆在一段有趣的民乐的衬托下,做好起跑姿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风一般跑到自己的房间,躲在被子里面哆哆嗦嗦,与此同时的是斧头帮二当家看到包租婆迷惘的表情。前后总共20秒,就通过场景、语言、表情、音乐、对比等多种手段营造了一个让人忍俊不禁的场面。

《功夫》的幽默——无厘头的截拳道

在包租婆赶三大高手走的时候,包租婆说裁缝,“一天是兔子,一辈子是兔子,你看你这条红底裤,白里透红,出来庆功啊”,裁缝作为武林高手,仍然处处显示出“娘”的特性,这也是周星驰亲自教出来的。

我个人也非常喜欢一个场景,就是阿星和肥仔说话的时候,感叹道“问君能有几多愁”,这时候一个穿旗袍的女人一扭一扭走过,二人盯着这个女人,肥仔继续哀叹道“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二人的惆怅竟然用这样幽默的方式表达出来,从人生的惆怅莫名其妙转到了对女人的惆怅,其中的妙处真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影片中有个场景,几乎可以作为影史上的经典场面了,就是阿星被捅、被蛇咬和包租婆追逐周星驰的戏份。在周星驰的喜剧里,很多次出现3+1的喜剧模式,这种喜剧模式说起来简单,但是做起来很难,最难的就是那个1该如何做的别出心裁意想不到。在《长江七号》中,周铁第一次看到七仔,对他使劲拧、玩,最后一个大木锅盖压扁七仔达到喜剧效果。而《功夫》中周星驰被捅的三下,均用不同的方式,而最后那个拔刀子出来又插回去,使得笑点爆发。在周星驰被蛇咬的部分也是开始缓慢的节奏,蛇在人们想不到的时候突然咬到嘴上。有人说,包租婆在公路上追逐阿星的场景是兔八哥即视感,周星驰也承认从漫画中得到灵感。然而,越是简单的场景,做到好其实是越难的。周星驰不仅在环境上营造了漫画的氛围,而且用肩膀上插的刀当做后视镜,在表情和动作上也做足了功夫,尤其是包租婆的优雅转身然后突然砰地一声,漫天掉下胸罩拖鞋发卷等物品,让人忍俊不禁,而其背景音乐《流浪者之歌》也恰到好处地激发了人们的笑点。这个连续的场景,体现了周星驰用表情、动作、场景、音乐、镜头切换、快慢的突然性转变创造了一连串的笑点。

在《功夫》拍摄的过程中,有个小插曲。是这样一个场景,在斧头帮放出信号之后,显示的是室内老上海的唱片放着的龚秋霞的《莫忘今宵》,在这样柔美风情怀旧的歌声里,哨牙珍穿着旗袍露出曲线,非常妩媚地走到梳妆台前,对着镜子自恋地眨巴了一下眼睛,然后笑出来,露出奇大的嘴和满口大白牙,自恋地一边笑一边摸红唇,红脸颊和红唇映衬出奇葩的效果,这时候突然的扰动使她把唇膏划到了脸上,然后愤怒地把唇膏拍到桌上,擦着唇膏印满脸愤怒走出去。这段场面前后也是20秒左右,用音乐、剪切,尤其是哨牙珍的表情构造起一个笑料。然而这个场景却是周星驰在拍摄过程中唯一一次发火。据说在功夫开拍前他承诺刘镇伟不在片场发火,但是他指导哨牙珍做这个表情,她总是做不到位,周星驰怒气冲冲冲到哨牙珍面前,说“如果杀人不用负法律责任,我现在就想把你杀了”。然而,出来的效果有目共睹。喜剧,可以说是拍摄最难的,因为每一个笑位都要精心计算,喜剧让人笑,可是拍摄的过程远非愉快。

李小龙截拳道的理念是“以无法为有法,以无限为有限”,以无法为有法,意思是法无定法,不拘泥于招式,只有达到了融万法而回归那个最初无招式的本来阶段,才能做到无固定的招式,随心所欲的出招;以无限为有限,就是武学的境界是无限的,但我们可以把这无限的武学融入自身,把无限变为有限,成为某个个体无限的可能。

喜剧亦是如此,其实周星驰从拍电影一开始,就从来没有把自己拘泥于一种模式、一种方法、一种手段、一种套路上,正因为他的搞笑方式如此丰富我们才看得开心。然而内地观众模仿石班瑜先生的国语配音而乐此不疲,以至于人们往往忽略了周星驰本人声音完全不同于石班瑜的一种深沉的冷幽默,也忽略了他在台词之外的努力。功夫中,周星驰用少而精辟的对白,仔细雕琢的语气,轻快搞笑的音乐,人物的造型表情动作设计,漫画般场景的设置,镜头的快慢、远近切换以及突然的变化等诸多方式拍喜剧。其实《功夫》的搞笑不在于一两个场景,整个电影中就充满着幽默精神,只不过这种幽默更加内敛,更加深沉,更加智慧,突破了以往幽默的模式和边界。

我们应该恭喜周星驰,《功夫》之后,他不仅是那个简简单单搞笑的无厘头星仔。他已经深谙他的偶像李小龙“以无法为有法,以无限为有限”的截拳道精神,真正成为喜剧中的李小龙,在喜剧领域,他已经达到了独孤求败的境界。然而,除了周星驰,其他的喜剧工作者似乎一直在极力模仿周星驰“无厘头”的外在表现形式,拍出一部又一部让人不忍直视的灾难喜剧。也许,无论从事什么工作,我们都应该从李小龙身上,从周星驰身上,学习到这种精神,结合自己形成风格,而不是仅仅去模仿皮毛。


PS:星爷本人的声音是非常丰富和幽默的,远非石班瑜配音可比,看周星驰电影,原声最原汁原味,即便听不懂粤语,那种感情表达,语气层次都是可以很清楚感受到的。


发表评论

0/2000字
发布
评论区

微信公众号

站长二维码

合作伙伴

Copyright © 2010-2019

粤公网安备 44010502000715号

粤ICP备17027675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