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夫》的美术特色——旧上海的旖旎与风情

星迷号 2019-05-14 17:12:05
0

在《功夫》中,并没有指明具体的时间和地点,也就是说故事的背景是架空的。然而,《功夫》时代背景的参考设定是有的。周星驰说,有人拍过古代,有人拍过现代,唯独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没有人拍过。而地点背景,也是有参考的,由于《功夫》中猪笼城寨是在上海车墩临时搭建的,而阿星经常出现的大街就是车墩影视城,我们可以认为故事设定的背景为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上海,当然电影中也有香港的因素。无论上海还是香港,都是东西方文化交汇的一个城市,各种文化进行碰撞,给了周星驰发挥他天马行空想象力的平台,也给电影了一个特别的时代背景与风情。

《功夫》的美术特色——旧上海的旖旎与风情

场景:

电影中,主要场景出现在六个地方:猪笼城寨、闹市大街、斧头帮大本营、哥伦比亚娱乐中心、差馆和不正常人类研究中心,展示了各个阶层的生活状态,洋溢着旧上海的旖旎与风情。

猪笼城寨:

猪笼城寨的设计和灵感,来源于七十二家房客和周星驰小时候的家。香港人对七十二家房客进行了各种创作,1973年楚原指导的《七十二家房客》就曾经击败李小龙的《龙争虎斗》拿下年度票房冠军。

香港人之所以有七十二家房客情结,是因为这种建筑与居住模式代表了社会底层人物群居的模式,无论上班还是生活都在城寨里,一家大小挤在狭小的房间,邻居的生活状态都一览无余,虽然窘迫,但是邻里之间的关系都很好。周星驰小时候也是住在这种地方,这种居住模式也给了他观察人物的机会,为他日后的表演与创作提供了素材。周星驰说:“我小时候住的地方就是这模样,那是个挤满了人的地方,仿佛所有人都贴在一起。很自然的,你会觉得你能够认识每个人,可以了解邻里之间发生的每件事。但实际上,很多隐藏在平常林立关系之下的事情你根本不会知道。比如说,有一天,我突然发现一个邻居居然是个武功高手,他住在那里有好多年,我一直都叫他做“老叔”;就算在最奇怪的梦境里,我也绝不会梦到他是一个武功高手。”

然而《功夫》中的猪笼城寨,却是一个市井中的世外桃源。城寨中的居民都有相应的职业,形成了一个完善的社会体系。小小的猪笼城寨中,有管理者包租公包租婆、公共的水龙头、浴室、饭店“粥面油器”、馒头店“永昌南方第一馒头”、“隆泰号粮油百米”、“爆王蛇”、服装店“大观洋服”、凉茶店“百草堂凉茶”、面食店“奇华家饼”、养鱼的“金鱼陈”、牙科医生“脱牙无痛所”、打铁的“老大房铁”、弹棉花的“棉胎”,此外还有洋行、砍柴的、做凉席的、理发店的、招租的、买表的“昌英表”、耕田的等,可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猪笼城寨的所有居民都在此劳作生息,虽然艰苦,但是各安天命,倒也祥和。

为了打造猪笼城寨,剧组花费了很多的功夫,美工指导黄锐民参考了很多那个时代的老照片,翻阅了数百本书和老照片,之后用了四个月才建起来这个熙熙攘攘的居民区。猪笼城寨门口以及里面的各种广告,都是直接从老照片拷贝下来的,颇具时代感。美工更是费了大工夫从全国各地收集旧古董,城寨中的家具陈设全部为旧的古董。而随处可见的晾衣杆、凉棚、劳作工具和粘贴的小广告,无一不体现了美工的精心。

大费周章之后,一个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城寨就建立起来了,古朴、精致、市井,细节处无一不用心,无一不是惊喜。

闹市大街:

闹市大街是功夫中又一个重要的地方。阿星与哑女相遇的主要地点就是闹市大街。闹市大街的拍摄场地为上海的车墩影视城,周星驰充分利用了这个影视城的特点。这条大街颇具旧上海风光旖旎的感觉,而美工也为大街进行了加工,使得闹市大街更有时代感。

电影中出现闹市大街的第一幕就是各色广告牌。歌舞厅、俱乐部、娱乐中心、酒店等各色广告牌,充分展示出旧上海的旖旎繁华与纸醉金迷,同时在电影中也说明了斧头帮生意的蓬勃。

而闹市大街上除了各色娱乐中心和广告牌之外,老式的轿车、人力车、交纵的电车车轨、老式开放式轿车都显示了那个时代的特点。而功夫最后一幕的交叉路口和交叉的电车车轨更为电影提供了的意义与思考。

闹市大街有几处非常有特色,一个是交通灯,老式上海的交通灯是阿星与肥仔的家,也是阿星逼毒的地方,交通灯预示着阿星面临的人生选择,在交通灯上打出的掌印更是预示着他武学高手的潜质。而阿星从交通灯下来后和肥仔说话的地方,大门与对联更是显示出了这个城市的精致与风情。

阿星打劫哑女的地方,背后的海报是美国电影《Top hat》的海报,洋溢着那个时代上海的洋味,而海报前阿星搂着哑女打劫这样的一幕一成为了一个经典。

阿星在电车中被四眼仔欺负的一幕,更是显示出了剧组的用心,不仅电车内的陈设全部采用旧的木质靠椅,这一幕过程中,电车路过了相当长的一段距离,无论是点车外还是叉路口里的人、车、建筑物,全部都非常细心地进行了布景,展示了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上海十里洋场。

斧头帮大本营和差馆:

斧头帮大本营的打造,突出了西式的豪华。斧头帮的大本营中,有结算处、木质地板、水晶吊灯、沙发、茶几,无一不彰显斧头帮的地位与奢华,而正中的关二哥则是中国的商人与混迹江湖之人都笃信的。斧头帮大本营旁边的赌场,也是布置的奢华无比,纸醉金迷。

斧头帮大本营的装修色调,充分契合了电影的色调。在电影中,反派的地方都是比较阴暗的,而斧头帮大本营的基本色调就是暗紫色,暗示了这个地方的邪恶。

而差馆的色调,与斧头帮大本营的色调类似,都是暗紫色为基调。差馆中的陈设古朴细致,而“罪恶克星”的牌匾更是整部电影最开始的亮点。

哥伦比亚娱乐中心:

哥伦比亚娱乐中心是对制片方的调侃,电影中阿星与肥仔蹲在街头,对着哥伦比亚娱乐中心的广告灯说 “这个世界,遍地是钱,到处都是女人,谁能够下决心就可以争得赢,谁能够把握机会就能出人头地”,中心的纸醉金迷衬托出街边乞丐的悲凉。而阿星也最终得到机会进去。哥伦比亚娱乐中心的广告牌颇具特色,而其内部的装修陈设现实出了它的豪华,而深蓝的色调和水晶帘显示出夜店的阴暗和纸醉金迷。

不正常人类研究中心:

不正常人类研究中心是上海的一个闲置的牛的屠房、工厂和上海的一个地道拼接而成,虽然取景不在一处,但是保持了一致的风格,古旧、阴暗、诡异。

服装:

功夫中的服装设计是和周星驰合作多次的陈顾方。其中主角阿星有四身服装,灰色破烂混混装、斧头帮黑色西服、模仿李小龙的宗师装和糖果店的围裙装。除了主角的服装外,功夫中有三个群体设计了四种风格的服装,鳄鱼帮的唐装衫、猪笼城寨社会底层民众朴素的劳作生活装、斧头帮的黑色西装和闹市大街各色行人的服装。据陈顾方说,电影里每位演员的服装都要做六套,做六套的问题不大,难的是衣服上的破烂要一模一样。

功夫中的服装,多少都有旧化,为了完成效果,他们用香烟熏、用手撕、用化学物质清洗……最终的效果,展现除了一种古朴和时代的质感。

值得一提的是,电影最后阿星的那一身宗师装,是周星驰自己要求的。他认为只有那身服装才能表达出中国功夫的博大精深与意义。而这身服装,正是李小龙《龙争虎斗》中的衣服,周星驰用这身服装表达了他对偶像的热爱和致敬。

除此之外,电影中的旗袍也是一个亮点。鳄鱼帮夫人穿着旗袍被鳄鱼帮帮主摸屁股,阿星与肥仔看着一个穿旗袍的女人扭着屁股路过感叹道“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王家卫在花样年华中用张曼玉一个人展示了他对旗袍的情结,而周星驰在功夫中用大街上路人的各种旗袍表达了他对可以展示中国女性柔美的旗袍的喜爱。

色调:

《功夫》的摄影是香港著名摄影指导潘恒生,他和周星驰合作有《大话西游》和《大内密探零零发》,而功夫中鬼魅之处的色调就和《大内密探零零发》有异曲同工之妙。功夫的色调处理,是非常艺术的,而且完美配合了情境。潘恒生先生说:“热天时要有偏黄、偏红的视觉效果让人觉得气温很高;而夜晚则想尽量诡异一些,营造一种虚幻的浪漫感觉,所以色调偏绿、偏紫,刻意用些奇怪的颜色。”而在猪笼城寨,则大部分时间用白光对日光进行增强,营造出热的感觉,同时也衬托出了猪笼城寨居民白纸般的性格。在闹市大街上,白天色调是日光,日光照射下的闹市大街上各色商店人群,颜色丰富,展现出老上海十里洋场的风貌;而到了夜晚,大街上阴沉沉,加上五颜六色的霓虹光,便突出了一种鬼魅黑暗的感觉,仿佛这条大街有无数的繁华与秘密。《功夫》里,用白天与黑夜的色调对比,用不同场景色调的对比,暗喻了正邪之间的对峙。

《功夫》中的场景、服装、色调等美工特色,古朴、细腻、精致、复古,充满了活色生香的市井气息与上海十里洋场的风情旖旎,让人遐想朴实的猪笼城寨中藏着的奇人异事、十里上海洋场的风情与迷醉、白天的人群熙攘五光十色、静谧的夜中隐藏的未知与秘密。

《功夫》,是周星驰怀旧的一封浪漫情书。

【本文作者@风一样的萌星星,向原作者致敬!】


发表评论

0/2000字
发布
评论区

微信公众号

站长二维码

合作伙伴

Copyright © 2010-2019

粤公网安备 44010502000715号

粤ICP备17027675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