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夫3D》:十年一觉蝴蝶梦

星迷号 2020-02-20 13:29:01
0

想不到,十年之后,华语电影最好的动作片,依然是星爷的《功夫》,这次3D版公映,再一次证明了这一点。对于周星驰来说,这是一份特别的荣光。对于华语电影来说,却是相当苦涩的悲催现实。华语电影的时间都哪里去了?都在忙着赚大钱去了,都在算计着各种奖项去了,都在蝇营狗苟的争斗中去了。《功夫》的妙处,在于多年之后依然让观众感动,这是一出与观众真诚沟通的千秋侠客梦。新浪潮大导演特吕弗曾经曰过:“一部真正伟大的电影,是真理与奇观的融合。”毫无疑问,《功夫3D》当得起这个意义上的伟大。

《功夫3D》:十年一觉蝴蝶梦

与姜文的《一步之遥》致敬世界电影史相仿,周星驰的《功夫》也是如此。即使袁祥仁卖的所有武术秘籍都是假的,袁和平和洪金宝以及周星驰、梁小龙、元秋、元华等人奉献的功夫,却都是真的,这个真,是对粤语残片、邵氏电影、日本漫画、欧美经典电影等流行(亚)文化的创造性继承发挥。(从《火烧红莲寺》《如来神掌》《侠女》《七十二家房客》《十三太保》《六指琴魔》《七擒七纵七色狼》到《闪灵》《龙珠》《指环王》《荒野大镖客》《黑客帝国》《沉默的羔羊》《小私家侦探》等等,绝对不仅仅止于这中外十四部)。相对来说,周星驰的吃相要比姜文好看许多,观众无论看出周星驰的牌,电影给出的快感都令人喜出望外。

《功夫3D》推出高手的方法,就如同金庸的《天龙八部》,这山高,原来那山更高,如果我们能够在电影中的那个世界做一个旁观者,那么一定会获得登泰山的感觉,蜿蜒曲折层层迭迭循序渐进豁然开朗。简而言之,周星驰带领大家再次回顾了功夫片的百年历程。作为中国人或功夫片迷,你一定要看《功夫》。《功夫》就像沉积岩一样,层层迭迭地记录了功夫电影的发展史。从硬桥硬马的肉搏功夫(张彻弟子董志华等人)、神怪武侠(剑光刀气魔音等)、到数码特技(周星驰如何如来神掌),无一招无来历。

《功夫3D》:十年一觉蝴蝶梦

从片头通过舞蹈来表现斧头帮的壮大过程开始,电影便以自己独特而无法被复制的轨迹向前,各色功夫接连不断的刺激观众的感官,电影始终坚持中国传统功夫的竞技展示,哪怕最后的大决战也在我们各位观众的想象中出现。从冯小刚的三脚猫功夫的鳄鱼帮开始,逐步提升段位。陈国坤领导的斧头帮尽管横行霸道,但是很快便为隐居在猪笼城寨的三大高手所挫败,于是引出天残地残的绝世琴音,于是“神雕侠侣”元华元秋被迫之下惟有出手,最终当世第一高手哈蟆功火云邪神梁小龙横空出世,他代表了硬功夫的最高境界。周星驰以曹达华式如来神掌雷霆霹雳般做出终极裁判,如来神掌既然带个神字,是一种超自然力量在个体上的呈现,周星驰明白要敬畏珍慑和谨慎从事,否则自己和其他并没有什么分别,打败火云邪神是要他心悦诚服而并非是打败他本身。

高手不过是相对低手而言,电影中所有自称高手的家伙都被后来人所打败,最后出场的自然是周星驰的如来神掌,他没有胜负的概念,在先前由于不能明白自己的潜能力而四处游移。最后他被成功塑造,一是因为心中的善,二是因为掌下留人,那从天而降的神掌本可以摧毁一切,但他留下了火云邪神。景行行之,高山仰之,大宗师一定要超越胜负的蛊惑,方能进入是大存在的境界。

《功夫3D》:十年一觉蝴蝶梦

最后的大手印一出,是绝对的大手笔,从心悦到诚服,真个是无以复加的高潮体验。片头《功夫》的字样是洪蒙之初开天辟地,阿星足踩大雕伴着邈远的清音参拜如来真身,片尾如来神掌是列缺霹雳天人合一。《功夫》之所以有如此的魅力,首要在于内外兼修。在功夫成为电影主干之时,也没有摈弃一贯的幽默。这次搞笑的语言和恶俗的搞怪主要由其他角色负担,夸张的对比、放肆的行为、无限的创意、热情奔放的豪迈都为故事的主题服务。总体而言,朴实与浪漫同在,粗俗共圣洁齐舞,这是一个简单的世界,这更是一个充满传奇的世界。《功夫》是周星驰对童年记忆的回应,更激发了观众的集体记忆,作为中国人,谁没有对功夫的幻想呢?

十岁的周星驰看过了李小龙的《龙争虎斗》,此后也半路出家非典型地练过一些功夫,直到四十岁后,方有机会向功夫全面致敬,当梁朝伟决定出演王家卫导演的《一代宗师》之后,周星驰也曾经跃跃欲试准备去教发小(大约是切磋吧,如图阿星和火云邪神),不过借由袁和平担任他们的武术指导的桥,他们又一次实现了演技的跨越时空的比试。显然《功夫3D》集中了周星驰自童年以来对于功夫的印象、向往和想象。功夫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一个明喻(特别是在被迫近代化以来,中国功夫要直面一个最残酷的问题:那就是拳脚能胜过子弹吗?),体能的无限扩张既向善也向恶,关键在于武功操持者的取向。周星驰说李小龙和成龙能做到的,他也可以做到,果然不是假话。也许周星驰在现实中,无论如何也没有三龙(李小龙、成龙、梁小龙)的武功,但他可以在电影上做到,当然并不仅仅是靠特技的帮助,试问天下有几个导演能有他那一身背肌可以展现?窃以为,他个人的功夫当然比不上李小龙和成龙,但是对功夫的理解已然到了一个相当高的哲学层次。《功夫》电影里的第一主人公是功夫本身,从时间上看,戏份最多的周星驰和元秋也不会超过三十分钟,而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的人物至少有十人以上。

2004年的周星驰不再年轻了,心境是一部分,毕竟年龄不饶人,可是当他成为棒棒糖店的服务生,憨憨的笑又分明像个孩子。每个小男孩,都会在小时候有过功夫的幻想,总希望自己成为旷世高手,打打杀杀便是日常的功课。《功夫》讲了些什么呢?似乎一直都是成年人的打打杀杀,然而这仅仅是一个表象。说到底,《功夫》以打打杀杀为包装,讲一个做人的道理。小混混终于有机会成为大宗师,并不仅仅是个白日梦。周星驰想表达的,通过踊化为蝴蝶、夺命金针旋转成莲花已然说出,周在最后大决战时摆出他心目中伟大的、永远浩气长存的李小龙的形象就说明了一切。别忘记了周星驰在公映前说过“对不起,我是导演!,导演的意义在于他要控制电影,而并非只是图自己过瘾。

在电影的最后,兜售功夫小册子的袁和平再次出现,同样又一个流鼻涕的小男孩受到诱惑了,也许这又是一个新的故事。从这一点看,周星驰总是把自己放在最普通的小人物那个档次,是铭刻在骨子里的自我认同。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说:“鲁莽和胆怯是同一个连续统一体的两个极端,勇气则位于中间。”《功夫3D》就很自然的阐释了勇气为何处,在阿星小混混的时代,他只是想混口饭吃,阿星随意从地上捡拾起烟头抽起来,是表明他是一个来自最底层的普通人。他和阿聪在城寨招摇过市那段,一个竟然睡着了,一个只是空话连篇,似乎是在表达他们只是语言胜利法而已,本性未曾被恶遮蔽。记得被渐冻症囚困在轮椅上的霍金,曾经有段十分精彩的演讲:“人类的努力应该是没有边界的,我们千差万别,不管生活看上去有多糟糕,总有你能够做的事情,并且能够成功,有生命的地方,就有希望。”普通人的一般人生,容易得过且过、无奈认命,其实生命的往往无远弗届,霍金都可以远扬,我等应该更加努力奋斗。

在《大话西游》前,评论界忽视周星驰和其他商业电影存在的价值,如今影评人认同周星驰等人的电影有深刻的意义。因为周星驰的电影在商业之外,更有人生况味的内涵在。周星驰已然成为一个文化符码,而在这个序列中,《喜剧之王》《少林足球》到《功夫》《西游降魔篇》成为一个新的谱系,功成名就的周星驰几乎实现了他作为艺术家所要的一切(然而,正如已经与周星驰决裂的李力持所说,现在几年才有可能有一部周星驰电影,是观众的遗憾)。《喜剧之王》是对周星驰个人和演艺圈行业的总结性陈词,《少林足球》鼓舞社会和个人奋斗,而《功夫》则是以全体中国人为奉献的对象,这就是我们的传统功夫,这便是我们中国人可以想到的、做到的。和周星驰比较,华语电影的投资人和资金不可谓不多,但是电影质素的普遍低层次复制,动辄以艺术/卡司/观众口味/个人表达为借口,只能说某些电影人诚意不足。《西游降魔篇》是迄今以来华语影视戏剧最接近原始文本的创作,揭示了貌似游戏、滑稽的故事其实足够残酷、荒诞。

周星驰说自己不再和别人比较成败,不是骄傲自满,而是有意为之。周星驰在新闻发布会上被问到一个在十年前荒诞的命题,就是怎样理解自己在内地被某些学术界人士称为后现代主义解构大师,他的回答也很是有趣,“自己去演,让别人去说吧”,周的态度从电影里可以被清晰地看出,一个棒棒糖连接了童年的拔刀相助和作为不得志的小混混,通过哑女芳他明白了自己应该怎样去做人。当我直面那只茧,我感动于周星驰赋予蝴蝶的特殊涵义,他告别了自己的过去,终于他也成为一代功夫宗师。而在即使涅磐之后,仍然用踩敌人脚趾的方式去打败他们,则说明了周星驰的童趣依然拥有。周星驰曾经说过,做人没有理想和咸鱼有什么分别?

阿星和阿芳在棒棒糖店前,回到过去重逢,或者说是重新开始,暗示我们也可以从头再来,或者从头到底都可以做一出酣畅大梦,呵呵,你不就是那个流鼻涕的孩子吗?梦中的庄周制造自己是蝴蝶梦里的吗?

【原文来源:知名影评人 @云飞扬2046  原文链接:https://weibo.com/p/2303933798061896879497


发表评论

0/2000字
发布
评论区

微信公众号

站长二维码

合作伙伴

Copyright © 2010-2019

粤公网安备 44010502000715号

粤ICP备17027675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