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星驰电影的剧作模式与搞笑方法——看了你也能进星辉!(一)

星迷号 2019-06-28 10:46:03
0

【以下文字版权归作者向简(曾用名:重耳)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链接,直接挪为己用者将被追究!原文链接:https://www.douban.com/note/334968932/?qq-pf-to=pcqq.discussion】

星爷得有今天正果,除了搞笑,关键还在剧作。前期的星爷更香港,后期的星爷更自己。星爷独揽大权后的作品,最不可替代的并非搞笑,而是无比精致的剧作,无比精炼的节奏。以不俗的才情,说最俗的事,以不简单的心性,做最简单的事。主流叙事法先让最广大的观众都爱看,咸鱼翻身的主题再戳中最广大观众的G点——谁不觉得自己委屈呢,谁那么甘心、顺气地活着呢——在事业和爱情两个方面,迎合了普遍心态,鼓励了普遍渴望,抚慰了普遍创伤,挖苦了普遍的世态。星爷是天才,自身努力外加时运,通过学徒制的成长,不断累积经验,继承了香港电影的衣钵精华,天赋创意加认真到底,得以拍出这些具有“作者电影”特色的主流商业片。它不仅是星爷的个人智慧,也是一批幕后编剧的集体经验。这些电影的特征非常明显,以下从几个方面谈一下个人浅见。

(一)两大主题:被屈才的咸鱼,被曲解的痴心。

才高位低:“我有料,但你们不承认,这我可不服,我要做给你们看”; 以及,爱而不得:“浑身是宝,满腔赤城,可惜你不爱”,星爷电影讲的多是“前相爱阶段”的故事,只讲追求,不讲相处。

A、不服

其实就是一口气,一鼓劲,也许出于创伤心理,也许出于其它,影如其人。星爷影片有一些常用台词,编导要做的只是为这些台词建造一个原因,规定一个合理的情境。如《食神》:

周星驰电影的剧作模式与搞笑方法——看了你也能进星辉!(一)

《食神》

 这种充满怨毒的“怪话”,是星爷最爱的一类台词,在其他影片中多次出现,再如《长江七号》:

周星驰电影的剧作模式与搞笑方法——看了你也能进星辉!(一)

 《长江七号》

星爷电影遵从“完全控制论”,即,所有角色,美服道乐等一切调度,都预先存在于他心,按他的来。《长江七号》是他第一次儿童当主角,三尺童蒙,说着一听便知道是星爷的话,就有些怪异(比如“又来个奇形怪状的”“有病又不去看医生”“你们叫警察把这个怪物枪毙”)。而如果是成人来演,纵然角色身份不同,也可以因地制宜,结合得很好。比如《喜剧之王》:

周星驰电影的剧作模式与搞笑方法——看了你也能进星辉!(一)

《喜剧之王》

B、众人皆醉我独醒——敝帚自珍,吾庐虽破,但吾爱吾庐。

尼采说,当世界为骗子所占据时,最真诚的人只能从被指控为骗子的人当众找。屈原说,把蝉的翅膀当做重物,却把千钧的重量当作很轻……都这个意思。影片中夸张怪异的行为,其实是孤独的苦笑着的一片冰心。如《破坏之王》里戴着面具打嬴黑熊的何金银,一个人走在街头,路人皆侧目,恐怕也只有戴着面具,他才敢在阿丽面前死战,因为他的知趣与弱者惯有的本分,自己都知道阿丽不会接受自己的真面目的。打完的他,不知是由于惯性懒得摘掉面具,还是戴着面具的他,才能真正勇敢直行在人世间,那种酸楚,一切尽在此景中:

周星驰电影的剧作模式与搞笑方法——看了你也能进星辉!(一)

《破坏之王》

心是没皮的肉,吓人,但是干净:交际是层层的茧,得体、但得体的让人心寒。所以,当剧中人物索性以真心赤裸示人时,得到的本能反应就是三个字——神经病。对于此反应,他们岂有不知呢,但是本性难改,赤子之心啊,与其没出息的哭,不如付之一笑吧:

周星驰电影的剧作模式与搞笑方法——看了你也能进星辉!(一)

《国产凌凌漆》《武状元苏乞儿》《西游降魔篇》

C、散兵游勇的下层力量,“废物”利用,大俗大雅,加以整合能翻天。

这个情结就好像星爷发掘演员,表面上都是奇形怪状,别无所长,但是只取其一点,用在合适的位置,产生爆笑的效果。最终成就大业的,恰恰来自草根。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这话是说在上面的有很多草包,那么反过来,身处低位的,也许是卧虎藏龙。如《食神》和《少林足球》:

周星驰电影的剧作模式与搞笑方法——看了你也能进星辉!(一)

《食神》《少林足球》

D、矢志不渝,深爱刻骨,死磕——主人公的惯有状态。

这是一个老梗,最图解的矢志不渝是指哪打哪,不顾一切。如下图,人物都是以荒谬的动作,去展现心无旁骛的绝对目的性,为了目标,哪怕损害自身:

周星驰电影的剧作模式与搞笑方法——看了你也能进星辉!(一)

《行运一条龙》葛民辉奋不顾身接住饮料,扑进水里。

周星驰电影的剧作模式与搞笑方法——看了你也能进星辉!(一)

 《少林足球》,林子聪奋不顾身扑向周的鞋子上的鸡蛋。

周星驰电影的剧作模式与搞笑方法——看了你也能进星辉!(一)

《破坏之王》,玩命,死磕,要么打死我,要么跟你没完。

以上是搞笑的效果,但在《破坏之王》里已透露着悲凉,有网友说小时候看到这一段老打不死、老站起来,和小伙伴们快笑死。然而悲与喜又怎么分得这么清呢?

周星驰电影的剧作模式与搞笑方法——看了你也能进星辉!(一)

星爷此处可能口误,吃皮鞋应在《淘金记》中。

吃皮鞋的表层意思是荒诞,深层意思是绝境的苦笑与心酸。那么同样,在爱情或事业里的痴心,第一反应也许是逗乐,但同时也是悲剧的震撼。再如《破坏之王》,死磕的表象在旁人看来就是充满喜感的,也许只有死磕的人自己,能体味其中酸楚:

周星驰电影的剧作模式与搞笑方法——看了你也能进星辉!(一)

 《破坏之王》

何金银每被大师兄打一下,就发出咿的一声怪叫,来回十数次,呕血也不放手。

在《少林足球》中,至死不渝、铿锵赴死的悲壮感在田启文身上表现出来;明知是死,却置之度外,影片用夸张手法,把射球描述得跟迫击炮一样,田启文被一排球员轮番轰击,其实就是拼命,豁出去了,一次次击倒,一次次站起。在挺身而出之前,打了电话给深爱的人永别,这个情节达到了事情与爱情的合一,能为一件事业而死的人,必定是念念不忘有所执念的人,那么事情,爱情,其实是一样的;也许在现实中行不通,且可笑,但正因为在现实里,完美与纯净全军覆没,才更需要在心里给一块净地,在灵魂上辟一处教堂吧!星爷的电影,或许就意味着那里。不然呢?被相对主义与功利主义垄断了的丛林里的狼群们,你们是否不需要祈祷了,如果还是要祈祷,你们又向谁祈祷,到哪里去祈祷呢?

周星驰电影的剧作模式与搞笑方法——看了你也能进星辉!(一)

《少林足球》,“田鸡”赴死。

再如《功夫》与《降魔》:

周星驰电影的剧作模式与搞笑方法——看了你也能进星辉!(一)

 《功夫》,爆了头的周仍然用木条虚弱地打了一下火云邪神的头

周星驰电影的剧作模式与搞笑方法——看了你也能进星辉!(一)

《功夫》头被打烂了的周在意识模糊时还不忘心中的爱

周星驰电影的剧作模式与搞笑方法——看了你也能进星辉!(一)

《降魔》,死了都要爱。

“就算死,我的灵魂,这口气,这股念,也会狐死首丘,绕梁三日”,这就是唐伯虎所谓的“人言死后还三跳”,“就算我在坟墓里,只要你呼唤,我也会站起来,跟你走。”这个情结在无数影视作品中出现,催人涕下。如《拯救大兵瑞恩》等:

周星驰电影的剧作模式与搞笑方法——看了你也能进星辉!(一)

临死前能开一枪是一枪,能爬一米是一米。——令人泪下的残留意志

《破坏之王》里的何金银对断水流说:“我可以为了一个女孩子连命都不要”,可看做是他的爱情宣言;《食神》里的双刀火鸡,在不认识周时就可以为周拼命,在周不领情的情况下,为周挡刀又挡枪;《国产凌凌漆》里的007,为了给袁咏仪摘一朵玫瑰,反被袁咏仪射伤。以上都是完全不顾自身安危与客观世态,甚至不管对方爱不爱,无怨无悔,痴爱到底的性情中人。说得悲怆点就是,就算你要害我、要我死,我也仍愿为你去死——我爱你,这与你无关。电影当然是电影,在现世里,不爱就是不爱,感动了也不会爱,火鸡也许成了杨丽娟。

周星驰电影的剧作模式与搞笑方法——看了你也能进星辉!(一)

《喜剧之王》

哈哈一笑很容易,肺腑感动则很难。拥有以下心性的观众,看到的更是悲情一面。

周星驰电影的剧作模式与搞笑方法——看了你也能进星辉!(一)

《喜剧之王》

哈哈一笑很容易,肺腑感动则很难。拥有以下心性的观众,看到的更是悲情一面。

周星驰电影的剧作模式与搞笑方法——看了你也能进星辉!(一)

发散型心性简图,无所谓什么是“想要”,一切随意。

此类人内心中空,依循世态,发散型,人生的程序都走到,无所谓目的,过程和方式就是一切,走马观花,不执著,一切皆好,合适就好。

E、赤子之心,返璞归真。

赤子之心在现世根本行不通,不过是笑话,但在越文明的社会,也就越行得通,这就是老庄说的返璞归真。人与人之间很简单,想爱就爱,全力以赴,表里如一,回归到小孩的状态。“我们去玩吧?”“好啊!”——就这么简单,在《功夫》的末尾,算是对此一个图解地演绎。

周星驰电影的剧作模式与搞笑方法——看了你也能进星辉!(一)

《功夫》回到最初的童真,同时避免两个成人相拥的俗套结局。

总是看起来很弱智的东西,却成了大器。

周星驰电影的剧作模式与搞笑方法——看了你也能进星辉!(一)

《破坏之王》《功夫》《降魔》,手绘的弱智秘籍,但用它者成功了

发表评论

0/2000字
发布
评论区

微信公众号

站长二维码

合作伙伴

Copyright © 2010-2019

粤公网安备 44010502000715号

粤ICP备17027675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