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星驰电影的剧作模式与搞笑方法——看了你也能进星辉!(四)

星迷号 2019-06-27 16:15:00
0

周星驰电影的剧作模式与搞笑方法——看了你也能进星辉!(四)

(四)傻×的是冰山一角,按住暂且不表,其后揭示真相,牛×的是整座冰山。

周星驰电影的剧作模式与搞笑方法——看了你也能进星辉!(四)

九品芝麻官、食神、国产凌凌漆、少林足球、回魂夜与喜剧之王

(五)流畅性与节奏感      

A 无缝连接。             

保证观影过程非常流畅,这在充满刻意与虚假的商业片中尤为重要,流畅的剪辑保证了观众不会跳戏,或来不及质疑。当然作为喜剧,转场本身就是幽默。如下图:

周星驰电影的剧作模式与搞笑方法——看了你也能进星辉!(四)

相似蒙太奇转场,也是搞笑法之一,下文单章讲搞笑方法时不再赘述

B、一环扣一环。      

原因充分,环环相扣。例如《功夫》的阿星因为被蛇咬了,相反功力大增,但怎么会这么巧有蛇呢?——无巧不成书是对的,编剧的工作是把这个“巧”润色得舒服点,不至于那么碍眼。在猪笼城寨,本来就都是做小买卖的,被蛇咬的第二个镜头,就在前景上带入了“蛇胆”的字眼。所以有蛇笼子就很正常了。

周星驰电影的剧作模式与搞笑方法——看了你也能进星辉!(四)

《国产凌凌漆》《功夫》,一个毋庸置疑的细微动作引起的连锁反应

 C 深入人物中,无比精致的镜头语言。      

全方位、多角度、海陆空的“解析型”镜头组合。很简单的几个动作,被拍得有滋有味,运用之妙,全在节奏,周也偏爱着主观镜头所产生的魅力,渲染晕头转向或彻底折服之感。在《食神》与《喜剧之王》中,有类似摔倒后的情形,摔倒前都是一番快节奏的声画锣鼓,然后突然一跤,戛然而止,缓过神来,一只手从天而落。这都是节奏,精致的镜头组合,也是为节奏服务的,见下图:

周星驰电影的剧作模式与搞笑方法——看了你也能进星辉!(四)

《食神》《喜剧之王》,深入人物的跌倒内部,晕头转向,天神降临

周星驰电影的剧作模式与搞笑方法——看了你也能进星辉!(四)

《少林足球》,从想象到现实。高高在上的主观镜头。

周星驰电影的剧作模式与搞笑方法——看了你也能进星辉!(四)

《功夫》,从邪戾到折服。高高在上的主观镜头,脑后有太阳。

 D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

张弛之间,快马加鞭的叙事与点到为止的咏叹。咏叹是感情的渲染与情调的把玩,或为下一个节拍蓄力。如《国产凌凌漆》:

周星驰电影的剧作模式与搞笑方法——看了你也能进星辉!(四)

   《国产凌凌漆》

周星驰电影的剧作模式与搞笑方法——看了你也能进星辉!(四)

《国产凌凌漆》,非常出色的节奏,咏叹,张弛,男女的情调。  

暴风骤雨后突然安静,安静中的一句神来之笔,话本身很普通,但放在关节点,抑扬顿挫,则化腐朽为神奇。见下图:

周星驰电影的剧作模式与搞笑方法——看了你也能进星辉!(四)

《食神》《少林》《功夫》《降魔》的相似节奏 

通篇对节奏的精准把握与完美演绎,是星爷的大招,这就是为什么相比其它粗枝大叶的华语娱乐片,星爷作品能够脱颖而出的关键之一。以下是根据上述情节得出的节奏感概念简图:

周星驰电影的剧作模式与搞笑方法——看了你也能进星辉!(四)

“狂躁——安静——神来一笔——反应——作结”模式 

张弛之感如果做不好就会做作,适得其反,那么怎么样才能不做作呢?——尽量使用剧中真实元素,作为节奏鼓点,而不是后期剪辑时的硬掐。这也是区分节奏功力的关键。也就是说,情节中出现的声响、台词、因果逻辑,被用来揉捏成快慢动静的节奏,就像是“它们自己原有”的一样,节奏与剧情水乳交融。如下图:

周星驰电影的剧作模式与搞笑方法——看了你也能进星辉!(四)

 《国产》《功夫》《大内密探》——以剧中物件声作为抒情的中止 

  以上节奏的简图如下:

周星驰电影的剧作模式与搞笑方法——看了你也能进星辉!(四)

以剧中物件声音作为抒情段落的终结,情也抒了,观众也没意识到。

E、互为犄角,彼此有用。

没有任何一个搞笑的点是自己跳出来的,每一个环节,都老老实实地嵌在故事情节的大链条之中,为链条服务。也就是说,搞笑不是故事停下来不讲了,专门搞笑一下,而是带戏出场,为戏而生。所有一切都是为了故事服务,保证流畅,通顺。见下图:

周星驰电影的剧作模式与搞笑方法——看了你也能进星辉!(四)

《食神》,跳舞不是生加的搞笑,而是为了考核参赛者。

周星驰电影的剧作模式与搞笑方法——看了你也能进星辉!(四)

《降魔》,搞笑刚好也提醒观众“人很多,给点面子”,啥也不耽误

以如下简图打个比方,如果把星爷作品比喻成一个三幕起伏的链条,那么这些链条是环环相扣,互相有用的:

周星驰电影的剧作模式与搞笑方法——看了你也能进星辉!(四)

茁壮健康的商业故事片的情节链的缩影 

每一个环节的存在,首位作用是推动故事脉络,为总体目标服务,这个目的达到了以后,才再谈自己的特殊性。上图中,链条的深灰色部分,假设是搞笑幽默的部分,或者星爷自己有特点,夹带“私货”的部分,譬如他对李小龙的崇拜等等,那么这个深灰色的部分一定不是自己跳出去独立成章的,而是高度融合在整体链条中的一部分,承上启下,为总体路线服务。浅灰色的虚线,是观众根据自己的情感经验与性格特点,脑补出来的感慨,或者联想,但并非无中生有,也是延长了故事某个环节中的走向趋势,这个可以有,但是!星爷首先做好的,是把起码的故事讲好,至于你观众脑补不脑补,感慨不感慨,那是bonus。

那么,与之对应的,糟糕的商业片,是相反的,如下图:

周星驰电影的剧作模式与搞笑方法——看了你也能进星辉!(四)

畸形、基本功不及格的商业故事片的情节链的缩影

黑色直线部分(就是第一幅图中的浅灰色虚线部分)是编导替观众脑补的内容,他直接拍出来了,让人触目惊心,具体表现比如通过台词把导演的意思或哲学观大段大段地背诵,前后不着调;深灰色部分是导演自己的特色,譬如幽默桥段,或者其他特点,完全跳出去独立成章了,突兀、丑,而这可以美其名曰“才华”“个性”。那么我想说的是,只要是生理健康、教育良好的自由个体,人人都有这些灵魂才华,没什么好大惊小怪的,对此参照西方社会的国民平均素质就可以了。此文谈的是主流故事片的常理,换句话说,就是你也不知道什么原因,反正符合最大多数人的接受习惯的叙事调调。回到上图,浅灰色虚线部分,是导演自欺欺人、同时一厢情愿希望观众脑补的情节脉络,只有这样,他的故事才是完整的,但是这他都没有拍出来,需要观众自己去想。也就是说,这个图是与前面星爷电影的图完全相反的败图。一个健康茁壮的荧幕故事,一定是指向性非常明显,力度非常集中的,就跟过山车一样,一气呵成,指向最后不可逆转的、无可争议的结局。不是不能有多义,但那是第二位的,这里有一个主次先后的问题,也就是星爷说的——先把基本的东西做好(恰恰很难),再去谈抽象、感慨、联想;而不是反之,但反面的情况就是如今华语片败笔的最常见情况。然而事后解释为“艺术”,这完全是狡猾的,鄙陋的解释。于是有人会用文艺片等小众电影来驳斥,文艺片当然可以跟娱乐片平分秋色,但初衷不同,文艺片的大师们初衷想拍的就是那样边缘化的东西,他们很清楚自己在拍什么,而不是一心冲着钱去的商业片导演们,因为基本功不及格,就把拍砸了的商业片解释为“文艺片”,这是自欺欺人,而且丑陋。

F、少即是多

赶在煽情之前,点到即止;鼻子刚刚发酸时,见好就收。这个“止”和“收”通常通过转入下一场戏来实现。如下图:

周星驰电影的剧作模式与搞笑方法——看了你也能进星辉!(四)

《国产》《武》《功》《喜》,真正泪点却不放任,点到即止。 

如果是耍宝搞笑,则在观众觉得泛滥之前,由剧中人物自己终止,终止的动作同时也是搞笑,以符合搞笑片的一贯性,也符合“所有元素,都要有用”的原则。见下图:

周星驰电影的剧作模式与搞笑方法——看了你也能进星辉!(四)

《大内密探》《行运》《降魔》,搞笑太久,剧中人替观众说

就算是再搞笑的桥段,再感人的情节,星爷都在“可以有”的长度之前就掐断了。想必他深知,少即是多,提前结束,你会永远惦着,反之如果老搞老搞,则会让人腻歪。节奏控制与叙事程式,在同类商业娱乐片中,无人跟星爷比。而如今大多数院线娱乐片之差劲与鄙陋,其幼稚鄙陋之一就是——老搞老搞。

咏叹的时间如果太长,则会让观众出戏,并且不屑;咏叹的时间如果太短,就被观众直接忽略,而如果这是一个值得玩味的关键情绪点,就很可惜。所以时间的长度要控制得刚刚好。这个短和长的辩证,快和慢的交替,抑扬顿挫地节奏感,是星爷最在乎的东西。

周星驰电影的剧作模式与搞笑方法——看了你也能进星辉!(四)

全段话如下:

周星驰电影的剧作模式与搞笑方法——看了你也能进星辉!(四)

星爷这一段反复感慨,主动提到的,正是他最在意的“节奏”问题

【以上文字版权归作者向简(曾用名:重耳)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链接,直接挪为己用者将被追究!原文地址:https://www.douban.com/note/334968932/】


发表评论

0/2000字
发布
评论区

微信公众号

站长二维码

合作伙伴

Copyright © 2010-2019

粤公网安备 44010502000715号

粤ICP备17027675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