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看便知是星爷——一致特征
前文讲的都是一贯性,这里再列举一些比较形而下的一致特征。
A 配角爱用三角组合
《零零發》中的保龙一族三大高手,一个铁布衫,一个碎石脚,一个五形拳;《功夫》里的十二路谭退,洪家铁线拳,五郎八卦棍;《降魔》里的虎形拳,天残脚,空虚公子;《喜剧之王》里的林子善、田启文与郑文辉。
B 惯用语言
譬如“惹我发火”(《喜剧之王》的吴孟达;《少林足球》的冯勉恒);“机灵点”(《零零發》《喜剧之王》);以及“太过分了”“是你逼我的”,都是非常频繁使用的话。星爷的习惯用语会从很多角色口中,在不同情况下说出来,如下图:
相似台词,口头禅,惯用语。
星爷本人就喜欢用“你发誓啊”来反驳或测试别人的场面话,当然是以开玩笑的口吻。譬如在宣传《功夫》时,陶晶莹表示太好看了,愿意再看一遍,星爷特别在意,要她发誓,可以想象星爷所倾注的心血,每一帧都是用心,和人提起时如数家珍。
C 惯用举止
a. 盯住不放
在骂人的时候不依不饶,人家已经走了,还盯着人骂,头跟着被骂者转,转着圈地骂,完全不顾人家说什么,只管盯着骂自己的。以及,目的性极强的对话,不管对方说什么,抓住一点不放。
《食》《喜》《长江》《降》《大内》,不依不饶的指向型动作对话
b. 不多解释,直接重复对方的话,一巴掌打回去。
扇耳光的同时重复对方的话,以代表对对方说的话的强烈反对态度。
c. 专职“捧哏”(追问主角的说出的话,或为主角说的话提供动作演绎。)
安静或喧嚣中,平地一句自言自语,却有人听见,追问,构成顿挫。但其实是超现实主义的手法,因为现实中没有人会听见你说什么,以及这么配合地做反应。但这就是喜剧的魅力所在。老香港喜剧中通用,星爷把它拿来表现节奏与韵味,烘托当下情感,或为情节服务,是一个很好用的模式。
专职“捧哏”,充当主角台词的追问者,或注解者(动作表演)。
d. 相似情形下的表情
星爷常常是示范给演员看,再让演员去模仿,结合自己的感受。
e. 习惯动作
最后一组的竖指似为李小龙手势
在跟人一本正经、有条不紊地说话时,喜欢伸出食指,竖直,从上至下缓缓压下,同时说话,这是一种情形;第二种情况是,喝止住某人时,或向某人强调要怎么样时(通常是小孩),口中说“诶!(哎)”,手上就是这个动作。剧中的人物,是他教别人这样做的,而他在教别人演戏时,也是不自觉地会做这个动作。见下图:
星爷的习惯动作,情不自禁,被他带入不同情形下他的戏中。
D 惯用手法
a. 伤心走掉的人,最后关头还会来救你。刚走之时,你会有点内疚(看到幻觉/错以为是)。
再次看到一定是想象,这样观众才会失落,片尾的救命才更值钱
b. 千呼万唤,呼之欲出,蓦然回首,却在别处。
其实也属于逆向铺垫的搞笑法——先用充分的声画营造真心实意的气氛,让观众确信就是这么回事了,然后却不是,巨大的反差感由此烘托出来,真神却在别处。其实这个手法出自李力持和谷德昭,星爷继承了。
人物不会随便现身,“再三忸怩”才出场,“身价”就是这样抬高的
c. 节奏,感觉。哪怕只是几个动作,动,静,快,慢,张弛交替,韵味十足。
《国产凌凌漆》《功夫》
d. 一个“基本梗”可以变着形式老用。
将要扑来时赶紧转移注意(《大内密探》《少林足球》)。
当然以上只是举了很少的例子,还有大量的情况。譬如,遭受重创的人,一定有个人会问他:要不要吃点东西(《长江七号》里小迪刚得知爸爸去世时泣不成声,袁老师也是问他要不要吃东西)。建立自信的办法是挨打(《少林足球》中周抽赵薇巴掌,以及《喜剧之王》中周抽郑文辉巴掌),由弱变强,由坏变好,由不知天高地厚变得知好歹,都靠挨打,往死里打,就会有转变(”还我漂漂拳“)。我并不认为这是荒谬和程式化,因为人是很难改变的,我们都是“必然性”的奴隶,通常情况是想要改变必须有硬的外力作用,这不过是用玩笑的口吻打的一个比方。 还有被大家说的比较多的星爷对李小龙的崇拜,几乎在每部电影中都有动作模仿,声音模仿,甚至直接表达。譬如《少林足球》中长得像李小龙的陈国坤负伤被抬下场时,周说:“你只是人离开,精神永远都会在这里”,然后所有球员一起向陈国坤敬礼。这可看做是星爷对李小龙最赤裸的致敬。 之所以离了星爷,配角们立马打回虾兵蟹将的原型,是因为演员在星爷电影里走得是布莱希特路线,即一个棋子,可以完全放弃自我,把自己交给导演。你只需要按照他说的演一遍就行了。对此陈小凯也有这种执导倾向,谢霆锋曾经有过类似表述。所以,如果演员自己没多大水平,只是个皮囊,那被星爷的强大意志操控,当然是星爷想得好,他就演得好,离了星爷,当然就啥都不是了。星爷电影中庞大的配角团,也都是星爷以其天才的敏锐眼光,取其一点,加以利用。一个是傀儡,一个是大师,傀儡离了大师又能做出多大戏呢。
E 惯用的女性形象
由刚烈的母亲带大的乖僻儿子,深渊一样沉静的灵魂,往往成了文学家或艺术家(如果搞政治则会剑走偏锋,对此可参看第三帝国的领袖们)。这样的男孩,在艺术作品里,对女性的描绘,是充满了仰视与陶醉的。(《食神》、《少林足球》及《降魔篇》,女性都是武功高强,完美的,坚定的,纯粹的人,为了认定的东西奋不顾身的人;而在《功夫》里,又是女性无比温柔、美好的一面,是童年的情怀,那是男性孩提时代的梦。)
(十)总结
星爷的影片是经典叙事的范本,也是喜剧方法的范本,方方面面都值得深究:无处不在的铺垫、逐级增强的排列、波浪型叙事等比好莱坞经典叙事体系更浓缩的叙事公式,以及抑扬顿挫的节奏,物极必反的设置,凡事都反着来的人物设定、事件安排与搞笑方法……而这一切的前提与保证,是认真,精致,自己不糊弄自己。“只有用心,才能做出最好的菜。”(《食神》)星爷向来一人全揽,刻意到底,诸葛亮式的做事方法,“军中每罚三十军棍以下的都要亲自过问”,使他独揽大权后的影片散发着浓浓的作者味。也正是因为精雕细琢到了这个程度,影片无论从什么地方看,无论看多少遍,都可以轻松的看下去,仿佛进入了一个自动运转的“永动机”,其魔力的根源,就是其殚精竭虑、反复推敲拿捏的时长、节奏以及集锦式的精彩,其观影的每一分轻松与欢笑,恰是前期的每一帧刻意与呕心换来的。星爷是在作坊里细磨艺术品,而不是在流水线上批发快餐。片子精致与否,认真与否,闭着眼都能闻出来,这并不是什么值得争论的东西。因此他对自己的影片也是踌躇满志。
所有元素,从幕前的配角,到幕后的编剧,或负责修饰台词及桥段的相关人员,单独把它们拿出来都不足为奇,星爷能把这些螺丝钉凭一人之力,各就各位地安插到他调控的“永动机”上。 本文开头说过,前期的星爷电影更香港,后期的星爷电影更自己(当然也有继承),有的观众对星爷的感情和印象来自前期,情感温床是90年代初,受着大香港时代暖雨的滋养(譬如刘镇伟的《大话》点到了绝大多数青涩男同学的心窝里,那”爱而不得“小九九,再自嘲搞笑一下,笑着哭最自我陶醉……),而另一类观众更喜欢星爷当导演后的作品(星爷个人灵魂诉求的充分体现)。深爱周星驰作品的观众大都在下图灰色区域(《人格类型图》https://www.douban.com/note/333404864/):
人格类型区分简图,星爷的粉丝,大多集中在灰色区域,互为奇函数
恃才放旷的二象限者并不满足于简单而千篇一律的童话励志故事,平顺无趣的四象限者又无法移情那些乖张的言行(搞笑),以及其隐含的创伤心理与微妙的恶毒。三象限灰色区域以外的人,过于怪异,边缘,与星爷有章有法主流故事片叙事背道而驰。真正待见星爷的大多数,就是励志的大多数,或苟活又不甘(内心有趣)的大多数。所以一、三象限其实是相反相成的,很多大艺术家或剑走偏锋的领袖正是从第三象限逆袭到了第一象限,星爷也是。这是同一种灵魂在强与弱的不同方向上的不同表现,而这类灵魂就是执着,刻意,理想主义,世俗评价的“好”与“坏”又怎么说的清楚呢?
星爷看来,“坏”跟“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我们都知道,现世里,何金银会被大师兄打死,阿丽想都不用想就会选择大师兄;火鸡的挡枪只是白死,更不会起死回生丑颜变靓;心怀单纯理想的小混混会在碰壁的第一刻融入浊世,毫不犹豫地加入斧头帮,为非作歹,如果破天荒地一时冲动站在了被屠杀的一方,那就直接被火云邪神一拳毙命,根本不会有什么任督二脉如来神掌。不屑星爷的人说,他的电影是懦弱的自作多情者搭建的空中楼阁,尽态极妍只是为了描述某种根本不存在的空想,或是骗小孩的商业伎俩……这个世界从来是遵循着弱肉强食的原则轰然前进,人类不过是趋利避害但求保命的动物进化而来,根本就没有奇迹……可是至少我相信,人跟动物不同,人会思考,会反省,会愧疚,如果脱去信念单纯地苟活,不会活得真正自在。也许宇宙残酷,真相是无,我们只是自生自灭的物质世界开的一个玩笑,它自己都不知道,我们却把自己太当回事……但至少在人类的体系中,在人类存在的这一刹那,需要有约束,有希望,有让人不顾一切、放下那点可怜的自保而热血相信的东西,尽管那想必不是出路,但也许能让我们看到出路——我们带着高于现实世界的理想标准,就能活得更带劲,活得不害怕,我说这很好。作为一个社会人,难道还要人来告诉我们这是假的,那是真的,这行不通,那是哄小孩的把戏……现实怎么回事我们还不够清楚么——人是需要美好的,哪怕它从来没有实现过,它至少存在于心里某个角落,就在此刻,从未消失,我相信那些美好的信念绝非自欺欺人的精神鸦片,在历史的长河中,某些时候,尽管寥若晨星但的确实现过!那是人类的脊梁和出路。 也许人人都有原罪,我们都不够好,星爷电影里那些择善固执、否极泰来、起死回生的主人公并非图解的生硬转折,它并不是活在乌托邦的完人的入世日记,而恰是挣扎在这个浊世上的问题重重的坏人的人生比喻,电影为我们加热那些起码的情感,它们正在变凉。套用《食神》里的话,根本就没有坏人,或者人人都是坏人,也许星爷讲的不是捏造出的好人泡影,而是寄寓遥深的坏人寓言……一切对立的概念,又怎能那样界限分明!或许这才是星爷电影的价值所在吧!
星爷本身可称作艺术家,又舍得花死力气,通过学徒制,裹挟了一身技艺,博采众长,如虎添翼,是香港这个好莱坞的结晶。此文当然只能非常浅显地说一说,如果要把星爷所有电影都拉一遍,又岂是一个浅薄的我或一篇浅薄的文章能讲清楚的呢。
【以下文字版权归作者向简(曾用名:重耳)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链接,直接挪为己用者将被追究!原文来源:https://www.douban.com/note/334968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