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厘头到底是什么样一种文化?

星迷号 2019-06-01 16:13:16
0

对中国内地来说,无厘头属于外来文化,大部分年轻人受到无厘头各种表现形式的吸引,从而喜欢它和被影响,甚至连自己的性格和人生观也因此产生了一定的改变。无厘头的载体主要由动漫画和电影等文化休闲商品所构成。早在八十年代,日本动画《蜡笔小新》就包含了部分的无厘头元素;九十年代初,我们翻看蔡志忠和鸟山明的漫画作品,无厘头的表现比比皆是;九十年代中期,周星驰的无厘头电影风靡了中国内地,产生了一批又一批年轻的星迷;与此同时在西半球的那一边,金凯利也靠自己独特的无厘头表演赢得了观众,登上了喜剧电影的高峰。

蜡笔小新我想作为年轻的一代人,大都上都经过了这些外来文化的熏陶。同样是儿童动画片,当我们看过《蜡笔小新》和《樱桃小丸子》,会觉得内地诸如《蓝皮鼠和大脸猫》这样的动画有些弱智;当我们看过《IQ博士》和《灌篮高手》,就老觉得内地漫画的陈旧和迂腐;而《大话西游》这样虚构的神话故事会让人感动的落泪,经典武打剧《笑傲江湖》的央视版本让人嘲讽批判不止......我们不能否认外来文化的精彩,更不会认同某些人士对其冠以“精神毒草”让我们和这些东西远避隔离。对于八十年代以后出生的人,更注重个人生活的感受而反感这样那样的精神教育和理论教育,先不去评价这样的改变是好是坏,但是可以肯定的一点是,向往和平和快乐是每个人的愿望,在二十世纪末,我们感谢有这么一种可以让我们精神愉悦,倍感快乐的东西——无厘头。

无厘头到底是什么样一种文化?

九十年代初,日本的漫画开始流入内地,看漫画成为当时初高中生在学习之余的一种主要休闲方式,最早较流行的应该是鸟山明的《七龙珠》和《IQ博士》,这两篇漫画都以轻松搞笑的图画和语言深深的吸引了当时的少年儿童。其后,各种风格的大量日本漫画慢慢的占领了各地方的书厅报摊,形成一股“漫画热”风潮。在鸟山明的漫画中,他运用各种独特的创意,借助幽默的语言,生动可爱的图画,个性分明的人物,描绘出一个个让人捧腹的虚拟故事。《IQ博士》上单纯可爱的阿拉蕾,好面子的电话超人,故做成熟的草菇,爱钱爱女人稍带虚伪的博士,坏而且蠢的马西利特博士等个性突出的人物,构成了各种层出不穷的搞笑故事。漫画里鸟山明将人类的劣性弱点集中、放大和夸张,并加入喜剧讽刺手法和无厘头元素,使得此漫画搞笑十足,让人爱不释手。其后看到的蔡志忠漫画,则吸收了日本漫画的优点,并融入中国特点的内容和描述方法,他用漫画改编的《西游记》、《封神榜》和《水浒传》等,借用经典原著的故事剧情,大胆夸张想象并重塑人物形象,借古讽今揭露人性缺点,建立了一套自己的幽默漫画风格。

七龙珠当你给一个人说无厘头是什么的时候他是难以理解的,但说起周星驰这三个字却会传达给他一个比较完整的感性认识。虽然我们说无厘头不等于周星驰,周星驰也不光是无厘头,然而周星驰却成为解释无厘头最好的代名词。九十年代中期,周星驰的名字开始慢慢为人熟知,提起他,第一个感觉就是搞笑,第二个还是搞笑。借助自己独创的无厘头表演风格,周星驰吸引了万千观众的欣赏并获得认可,并奠定了自己在港台喜剧电影的老大地位。提起无厘头,周星驰可以说是一代大师,他对平时生活中细节留心观察,分析电影中的喜剧元素并解构重组,创出迎合大众心理的独特演绎方式。周星驰的无厘头文化起初只是停留在搞笑、出位和无逻辑这样的方式和反映小人物在生存压力面前的尴尬和窘迫的内容上。但在后来,他的电影逐渐增加了不少对社会对人性深层次的思考性内容,这样的电影看后不光是觉得搞笑风趣,更引发人们不同的感想和共鸣。周星驰能成为华人喜剧电影的第一招牌不是偶然,而且到目前为止,还尚没有哪个人能超越或可能超越他。每逢过年过节,各电视台总免不了重复再重复的把周星驰的片子播来播去,但观众也是百看不厌,更难得的是这样的现象居然可以持续好几年;他的电影不光成为音像店和录象厅的热卖,连小餐馆也开始借此招揽顾客;随意走到任何一个提供视频点播的网吧,所提供的电影必定少不了周星驰的影片......不可否认,无论你是喜欢或讨厌周星驰,认可他的观众越来越多,不光是年轻人,就连很多中年人也慢慢开始的接受周星驰这样带有无厘头风格的电影了。

周星驰《唐伯虎点秋香》老外们也有自己的无厘头,金凯利就是西方无厘头的代表,他将生活的真实感融入到喜剧表演中,令幽默诙谐之中充满了一种讽刺嘲笑的内涵。虽然都是无厘头,东西方的喜剧电影却大不相同。金凯利的表演多为夸张丰富的肢体语言,神经质的行为和反应,或大喊大叫,或故做乖巧,这让东方人看到,多少会认为此人略有精神问题。而周和金不同,周的表演是静中有动,往往一个表情,一个pose,就让人忍俊不止。加上无厘头化的精彩台词,更是赢的了广大东方观众的认同。两者根本的区别在于,周的无厘头具有一定的时代背景和文化基础,反映人的某一人群或人的某些特点,而金则更强调特殊个体的表现,这同时也影射出东西方文化的区别。此外饰演《Mr. Bean》(憨豆先生)的英国喜剧演员艾金逊,也因他的无厘头喜剧电视而大受观众喜爱,他的幽默出其不意,充满平常惊奇和对生活情趣的触觉,侧重个体行为表现而非语言表达。他创造了另一种无厘头表演风格。《Mr. Bean》的无厘头是纯粹的轻松笑剧,,是纯粹为搞笑而搞笑,并不具有反讽和批评的元素,但它并不会让人产生厌烦,都因为他的幽默来自对真实生活的仔细观察和提炼,很多细微的过程做的巧妙精彩,让观众不由叫好。

金凯瑞《变相怪杰》无厘头不光被应用在动漫画和电影上,台湾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吴宗宪更是将无厘头风格注入到传统的电视节目中,产生特殊的效果和新活力。他主持的电视节目活泼生动,大胆出新,很容易调动和引导观众的情绪。在他主持的我猜我猜我猜猜猜节目中,被邀请嘉宾和观众基本上都被当作笑料嘲讽却不会介意,在幽默言语中还不时插入“黄色描述”,他的节目之所以受欢迎,一方面因为他思维跳跃和对语言的灵活运用,二是他可以随意拿任何人来开玩笑和嘲讽,三就是他可以巧妙的谈及年轻人较敏感的内容却不触及“雷区”,所以看他主持的节目,在精神愉悦的同时,更被他的机智多才和搞笑幽默所折服。

“憨豆先生”罗温 艾金森而且现在又产生了网络这么一个神奇有趣的东西,无厘头在网络上的传播比电影还要来的疯狂和猛烈。周星驰电影台词成了网络聊天的流行语言,各种“大话”文章在bbs中广为传播。不光如此,网络上还诞生了大量原创的无厘头幽默网文和无厘头搞笑flash。看着论坛上无厘头文章的超人气点击和搞笑flash网站每天巨大的用户访问量,这些具有无厘头搞笑风格的东西无疑成了网络上最热门有最有趣的内容之一。然而无厘头也有着它的局限性,首先它有着特定的群体——新新人类,也只有这些年轻人乐于接受和融入其中。并且无厘头是侧重消遣娱乐,而非现实性和成熟的。当看多了周星驰的影片,看多了动漫画、网文和flash,可能会觉得失去当时的新鲜感。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亦会觉得需要面对更多现实的事物,并不能用无厘头的方式来看这个世界和处理问题。无厘头作为新兴的一种文化潮流,在如今的年轻群体中占有一席之地,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变化,这样的潮流是否会有退潮的时刻?不论我们是否会把无厘头进行到底,也不论这样的潮流是否会消逝或被代替,今天我们这些年轻一代就是无厘新生代,Please call me 无厘头!


发表评论

0/2000字
发布
评论区

微信公众号

站长二维码

合作伙伴

Copyright © 2010-2019

粤公网安备 44010502000715号

粤ICP备17027675号-4